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立德树人”与“生活教育”在新时代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4日]



立德树人生活教育在新时代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

陈晨

摘要: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各级各类教师提出来的一个根本教育任务,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则颠覆了传统教育,创设了一种新型且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系统。除了深刻学习立德树人生活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外,还应当准确把握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学科应当同两者有机结合,做到生活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应在教学内容生活化上狠下功夫。

关键词:立德树人 生活教育 初中语文

一、准确把握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对内指学生的品德,对外表现为操行、守则。古语有云:人无德不立, 国无德不兴[1]因而可见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长足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层次性表现为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就现代意义而言:修身指的是锤炼个人的品质使之尽善尽美,治国指的是治理国家制定规范让人民安居乐业,平天下则就世界而言,四海之内,文明之火连绵不绝,共生共建。语文教学精选古往今来经典篇目供学生学习:有个人的修身,关乎国家的治国,关乎世界的平天下。语文教学要突破狭隘的对的认知,除了培养学生自身的一些素养品德,更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有大局观与世界观,在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发现自我、国家及世界。

就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编排为例:第一单元安排写景散文,让学生在阅读与体悟中感悟四季之美,体悟祖国山川秀丽景色,从而培养学生自身对美的鉴赏能力;第二单元安排写景记事散文,表现亲情可贵,在第一单元基础上生发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丰富完善自身的

与此同时,古代诗歌《观沧海》中透过大海的吞吐日月与包蕴万千,学生也能体悟到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关乎。第四单元精选国外人物事例,如《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及《走一步,再走一步》,除了表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彰显的,更是走向了世界。正如毛泽东夸赞白求恩: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2]我们可以说这样的 既是修身,又为治国,更能通用于世界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立德树人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在传承,由于时代的独特性,也是必要结合文化历史、立足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等多种因素来定义当今的立德树人的精神在影响着语文教科书教材的编订选材,语文教学也在与时代、国家及世界的统筹考虑中丰富完善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核。

二、生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首次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项理论是针对以往我国以往应试教育种种弊病提出的,强调生活对教育的影响意义,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在实现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生活教育理论给语文教学也带来了一些指导意义,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生活教育的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主要指向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甚至决定着教育,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指的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生活,换句话说,生活具有教育

功能,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并随着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生活和教育是相伴而生的,生活

水平决定教育水平。教育来源于生活,并且由生活控制。正所谓出世便是破蒙,进棺

材才算毕业[3]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学校,把单一的教育范围由围墙内解放到围墙以外。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习渠道并能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陶行知鼓励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将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此增强了教育的活力。所以,社会即学校根本内涵在于学校教育必须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在教育内容上,人民群众渴望怎样的生活就办怎样的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学校适合什么办学形式就采用什么办学形式。社会即学校思想并不是要消除学校,而是改造学校,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改造从而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要。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简单来说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法来制定教法,即教法要符合学法,学法要符合做法;事情怎么做就应该怎么学习,学生怎么学就应该怎么教。[4]与此同时,要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

学法,由以为中心变为以为中心;教学和一变为教学做合一,从注重到注重,把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教育。

(二)当前语文教学实践出现的弊病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初中生应付学习语文甚至厌倦学习语文。一方面学生难以对语文产生极大的兴趣,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另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老师教的部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缺乏了创新思维与敢于实践的精神。面对这样的僵局,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势必要打破僵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刻汲取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出改变,让语文课堂焕然一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

  1. 教学理念出现偏差

教育理念指导着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决定着教学方向并影响着教学结果。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错误的教育理念:只把学习成绩作为学习的目标和最终结果,忽视语文素养及情感的培养,对全面发展及长足发展不利。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重讲轻练,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忽视学生情感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成绩目标,还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全款发展和长远发展。

 2.教学思维僵化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多元化的理解,但标准答案往往只有一个,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会全盘否定其他的答案。语文是一门开放、多远、自由多样的学科,由于初中语文教师衔接小学和高中,在此阶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尤为关键。只重视知识的强硬灌输,只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无法提高

3.课外语文资源整合欠缺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将教育活动简单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课外活动中的一些优

质资源缺乏挖掘的深度,没有灵活运用,导致教学活动狭隘。就课外阅读而言,教师会

硬性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内容就是中考必考篇目。教师对课外阅读内容的集权式

管理,使学生丧失了自主选择权,学生的学习热情别浇灭。课外活动时间也早己被作业

所占用,学生没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生活教育理念给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出的指导意义

前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后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他们都在强调生活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生活元素的注入为教育增添了更多情感和创新实践的部分。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授课内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课外迁移的能力,从而培养起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情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是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语文学科必须把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要学好其他课程,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的语文基础,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以及终身学习培养。[5]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生活教育理论正不断渗入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不断生活化。

   (一)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学生上课的主要内容,是将教师,学生和课堂连接起来的桥梁,因而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对语文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与课外内容紧密联系。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容

教材编订是将由古至今的经典篇目都汇集起来教授给学生。但由于学生年纪尚小,活动范围有限,对于社会、生活及人生都有着有限的认知。在成人看来很好理解的事物或理论经验,学生却缺少直觉性的感受,因而在教学内容中注入人文性显得格外重要。

以文言文为例最为明显,学生理解文言文本身就有些吃力。首先是字词句意都有些模糊的情况下,再在此基础上只围绕课文来品析经典魅力更是拔苗助长,倘若能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讲,学生能联系自身,有着直觉性的感受体悟,在此基础上学起来就更能贴合实际。如《狼》这一篇,初一的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还不够多,字词解释积累不够丰富,文言句式掌握不清晰,在翻译句子上还有些困难。传统的做法是翻译全文,再来品析狼与的人物形象,很显然这样的衔接就显得有些生硬。但如果能一开始让学生回忆对狼的感受,奠定一定的狼的形象,为后面的学习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再以学生回答的狡猾寻找在文中的具体表现,以,在学习文章的同时,将字词句的解释落实。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贴合教材,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1.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课外学习紧密联系

学习语文,一方面是积累一些语文知识,但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从课内迁移到课外,提升起自己的语文素养,走进生活实际,培养创新实践的能力。教师要依据教材,但不能只靠教材,要搜集与课内相关的知识,多多创设实际的情境,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以《世说新语》中《咏雪》一篇为例。许多语文老师会一开始就介绍《世说新语》这本书的特点是记录文人言谈事迹的一本短小经典读物,学生这样直接被动地接受不仅不容易理解,也容易忘记。如果老师能够出示几篇《世说新语》短文,让学生从中寻找《世说新语》篇目的特点,学生就明白为什么《咏雪》是短篇幅的并且是记录文人士大夫的事迹的言论记录文章。

结语

以德树人的精神和生活教育的理念是传统的浓缩,也是对传统的颠覆。教育的追求与革新从不应该停止脚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特点也日新月异,初中语文教学应紧密结合以德树人的精神并践行生活教育的理论,以德养人,将语文教学生活化,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1]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国无德不兴[EB/OL].

[3]金成林、伍尧.《陶行知全集》(1卷一第12)[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91,32,276

[5]毛礼锐、沈冠群.《中国教育通史》(5)[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