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批评的辩证法
[发布时间2014年6月26日]

批 评 的 辩 证 法

戴明亮

 

前不久,我阅览《世界妇女》杂志,被其中真实的一幕惊呆了:美国一所中学的一位初中生竟只因一名女教师的几句训斥(我们说批评),当场拔出利刃残忍地猛刺该女教师数十刀,致使该名女教师顷刻香消玉殒……

细想,这固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类似的因教师的批评而引发的学生的过激行为却是屡见不鲜。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是学生的自制力的不足和社会媒体宣传暴力过滥所致,但不能说与教师的批评方法不当、选择的时机不妥没有关系。可见批评方法不当,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有时甚至是祸害无穷。为了保证教师批评能增进师生情谊,而不是使矛盾激化;为了保证教师的批评能使学生弃恶从善、改邪归正;为了保证教师批评能使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奋发向上。因此我们确实在有必要认真研究批评的方法。笔者认为,依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观点,探讨批评的辩证法,正确认识和处理批评的六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

第一、真诚与虚伪的关系

    1真诚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真诚形之于语言,表现为一种能使人感到可信赖的语言品质。特别在批评的措辞中,有没有这种品质,其效果往往别如天壤。

真诚就是真实可信,说的是实话。也就是言辞不夸张,不虚浮,情感真切,而且无私心,既能体现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更使人听了感到亲切自然,乐于接受。俗话说“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在批评学生中,只有“真诚”的语言才能打动对方,感召学生,赢得其信任和支持。

    2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真诚与虚伪的关系呢?

一忌居高临下,死要面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必然会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必然要运用批评的手段,但在批评中永远不要摆出教师爷的架式,居高临下板起面孔训人:“你能不能专心一点。”、“你看你这副德性?”这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训话式批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恶和反感。面对这样的批评,学生有时会有所争辩,而此时有些教师为了顾及自己的颜面,会喝住学生争辩:“你能这样跟老师讲话吗?”“你反了你!我只说了你一句,你倒说了一车。”这样做,教师的颜面保住了,但无形中就在自己和学生之间划了道鸿沟。因为学生的颜面没有了,学生的自尊被教师伤害了。同时批评学生必须平等对待,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特别是在碰到脾气较差的学生顶撞老师时,更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以真理晓之,以真情动之,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提出批评是正确的,而自己顶撞老师更是不应该的。

二忌功利主义。当我们感到学生成绩下滑,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沉沦感到惋惜的真挚情谊。而不是把眼光死盯在自己的考核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均分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深入地调查研究,彻底地找出学生退步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我们才能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做到亲切自然,体现人民教师的真正本色,高尚师德,为学生接受。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正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反之,为了一己之私,必会暴跳如雷,讽刺、挖苦、嘲笑齐上。那么学生呢。当然心理上难以承受,而情理上恰恰能于此间窥破教师的狭隘、虚伪和自私,从心里面鄙视教师,从而永远失去对教师的信赖,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第二,严肃与宽容的关系

学生的思想或行为犯了错误,教师生气是难免的,也是应该严肃认真地对待的,而不能听之任之。但学生毕竟是学生,还幼稚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宽容之心,而不能感情失控,对学生大发雷霆,甚至全盘否定,疾言痛斥。这种情况一般表现有以下几种:

<>挖苦式:“白吃了十几年饭”、“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狗屎一堆。”

<>比较式:“你和××相比,相差太大了,一个天,一个地。”“你和××一样没出息。”

<>告状式:“我管不了了,叫你爸爸来吧!”、“走,到校长室去。”

<>预言式:“我看你早晚进监狱”、“你呀!什么也学不好,学不会”

<>下结论式:“全校再也找不出你这样的学生了”、“换我,楼上跳下去死了拉倒。”

<>记帐式:“早晚跟你算帐”、“毕业鉴定上见。”

<>挑拨、孤立式:“同学们,他这是什么行为?”、“这堂课被他搅得上不成了,大家看怎么办?”

<>罢课式:“我教不了了,不教了。”“我走,这课让你来给大家上吧!”

这样做极易刺伤学生自尊心,使其学习和思想的进步受到重挫,阻碍其正常的心理和才能的发展,使教育的任务落空。所以这时更要求教师既要严肃对待,又要有宽容之情,情理并重,批评时用真情实感去润滑。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入心。批评只有情理并重,才是苦口良药。

第三,刚烈与柔和的关系

教育学生是为了学生成才,这就需要教师满腔爱心,满怀柔情。这就是说批评教育学生的大基调是“柔和”。但一味和风细雨,对错误性质严重、影响面广或一犯再犯的学生,则是不适宜的,难有挽救学生的奇效。这时批评则需要刚柔并济。当公开则公开,当严厉则严厉,只要批评内容集中、准确,击中要害,切忌目标不明;批评态度要愤慨有力,但切忌威胁鄙夷;批评表情凛然、紧张,切忌随意松驰;批评语言要激烈清楚而不是含糊其辞。要让犯错误的学生及旁人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危害性。理解到教师的语重心长,体会出教师的良苦用心。某年一毕业班有这样一位学生,智力相当不错,可是学习不用心。成绩平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有空子总要溜出去,进桌球室、入游戏房,整天无所事事,平庸度日,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这时就需要教师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凛然的表情,严厉的语调,愤激的措辞实施强效刺激,重锤猛敲,促其幡然悔悟:“我真替你难过,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有聪明的头脑,充沛的精力,却一点没志气,太不争气了!想想你的老爸老妈,耕田种地辛辛苦苦养你长大成人,挣钱供你读书,难道你就这样回报他们吗?做任何事都需要踏实认真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必要的文化水平。你现在做不好学生,今后走上社会你能做得好什么?----”,这种是非明确,感情强烈的语言,如一盆凉水,会把学生从庸庸碌碌的状态中浇醒。又如当头棒喝,会把学生麻木不仁的神经喝醒。

当然刚烈的批评是以教师的爱心为前提的,失去了这个前提,“刚烈”就收不到真正的当头棒喝的奇效。

第四,文明与粗俗的关系

一个人的语言是高雅优美,还是粗俗低级,不但表现出他的气度风采,而且体现着他的品质情操,我们难以设想:一个思想纯洁、情操高雅的人,会满口低级下流的话语;一个思想肮脏、性情暴戾的人能说出高雅的话来。同时在批评教育学生中,拥有优良的语言修养不但能发挥其美育作用,更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使用文明优雅的语言,可以从正面影响学生思想,熏陶学生的感情,开阔学生的胸襟,美化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

对教师来说,任何污言秽语都是绝对不能出口的,粗俗鄙陋的话语也是必须禁止的。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我们都要平心静气,冷静对待,应耐心地说理教育,引导学生,切不可不考虑后果,发泄情绪说出一些粗俗不文明的话来。这些话非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可能使学生在人格和感情上受到伤害,造成学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从而失去教师自己应有的气度,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第五,“明”与“暗”、“显”与“隐”的关系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此话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我们在批评自己学生时,能讲究一下以语言的暗示来代替明显、直露的批评,就可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更能“利于病”、“利于行”。一位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后,发现有个叫李强的学生伏在桌上迟迟未动笔,正要开口指出,不料坐在旁边的女生忍不住批评李强:“老师,李强爬在桌上,什么也不做。”这时教师灵机一动,巧妙地说:“做作业以前当然要进行认真思考的,李强正在冥思苦想呢!我想他思考成熟后,就会动手做作业了。现在他在用脑,等会儿他就会动手了。”这时李强缓缓抬起头来,老师投去感激的目光,拿起了笔。试想,当学生的过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教师又毫不留情向他大肆训斥一番,极可能会因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导致僵局的出现。这种情景下教师应把握时机,巧妙地利用暗示、隐语,给学生铺设下台的阶梯,往往会取得满意的效果,但切忌把暗示变成嘲讽,那就很可能弄巧成拙了。

第六,“知己”与“知彼”的关系

在批评中,存在两大主体,即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事实上批评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者(教师)对被批评者的了解程度。因为被批评者的认识能力、文化水平、思想修养和年龄、个性特征等因素,直接制约着批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认识能力、文化水平、思想修养和个性特征等,抓住契机、对症下药,通过选择最佳的批评方式,最佳的批评时机,充分地发挥批评的正面效应,最大程度地消除批评的负面效应,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产生内疚感,形成自我谴责,并积极地体验这种感情,由认同到反思,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愿望。

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对教育中的批评,我们必须具体地研究它的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即研究批评的辩证法。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真诚与虚伪、严肃与宽容、刚烈与柔和、文明与粗俗、“明”与“暗”、“显”与“隐”和“知己”与“知彼”等一系列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避免片面性、一刀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使批评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