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十二五”课题学习材料(三)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3日]

读懂学生的体态语言

一、 教师明察秋毫的重要性
    说明案例1

    初秋的一个下午,张老师一踏进教室就感到气氛有点沉闷,虽然值日生一声"起立"声音响亮,但还是有人睡眼惺松、有人还连打了几个呵欠。张老师转身写下今天的授课题目,粉笔声开始悉嗦作响,教室里开始显得比较寂静。几分钟后,富有经验的张老师略微减慢了一点语速,同时仔细观察了全班同学当时的不同体态。他发现:坐在后排的同学几乎全都弯着腰身,有的看着手表,有的仰头望着天花板,有的看着窗外,有的看别人……。坐前几排的同学看起来似乎不错,他们坐姿端正,两脚平放地面,脖子伸得直直的,两眼平视黑板,很久都不眨一下眼睛。可是,此时的张老师已经认识到,后几排的同学东张西望,已显示出他们无心上课,而前几排的同学同样也缺乏上课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呆滞"神态已显示出没仔细听课:专心听讲的人脖子不会直直的,而会歪着脑袋"倾听",消化、吸收知识、反复思考问题时,眼睛会眨个不停。所以,表面上他们在看着黑板,实际上心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时,张老师突然停顿了几秒钟的讲课,引起学生注意后,他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说:"同学们,俗话说春困秋乏,为了使大家减轻疲劳感,我先给大家说个有趣的小故事"此话刚停,同学们立刻都表现出引颈企盼的姿态。然后,张老师一边说着故事,一边配以生动的表情和手势。一眼望去,全班几十名同学逐渐都开始歪着脑袋"倾听",听到精彩处,他们的眼睛都会闪着异样的神彩。听到热切处,他们更以笑声和点头给以反馈。故事结束了,同学们也都"清醒"了过来,接着刚才高昂的情绪,他们开始沉浸于张老师传授的知识海洋中,课堂里出现了真正理想的学习气氛。

    说明案例2

    新来的班主任小秦老师问小磊同学:"这次考试你两门不及格你父母知道了吗?"只见小磊轻描淡写地触摸了一直鼻尖,眼神快速地飘荡后慢慢地吐出话来:"…………"。小秦老师再也没问下去。可是,一个星期后,同学来告诉小秦老师,小磊因为涂改成绩单被父亲发现,今天被狠狠地揍了一顿,甚至不敢来上学!

    从以上的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教师应该学会一点知人之术,尽量能够明察秋毫,慧眼识体语,这样才能在沟通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识别学生体态语的能力也许可以通过教师工作中经验的积累来获得,但如果能重视这种敏感度的训练,学会一些识别学生体态语的原理和方法,再加上结合工作实践多加揣摩和总结,你可能会更快地成为一名沟通行家。

二、学生体态语透视
    1、说谎时的体态语

    教师要识别学生是否在说谎,最根本的是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人们最没办法说谎成功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孩子一出生就和爸爸妈妈进行无数次身体沟通,小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轻微的举动、甚至上下楼梯、开关门的声音如果有什么异样都瞒不过爹妈。我们常听母亲们说:"你是我生的,我会不了解你!"教师虽不可能象父母般地了解学生,但平时尽可能多侧面地注意每个学生的表现是完全可能的,在此基础上,再"察言观色",就会有十分的把握识破谎言的伪装。
    
说谎的学生首先的姿态是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摸摸嘴唇、摸摸鼻子、抠抠眼皮等手脸组合动作,同时眼睛不敢直视对方。这些手脸组合接触和思考姿态与自我抚摸不同,几乎都是以"蜻蜓点水"的姿态瞬间划过脸部,目的只是在拦着自己的嘴巴、眼睛可以透露的真实讯号,避开旁人判探的眼神。不过,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些明显的手脸动作会稍加修饰,变成以指尖轻触口、鼻、眼,或以捂着嘴巴咳嗽等方式表现出来,戴眼镜的人还会多次把眼镜拿下再戴上的动作。
    
其次,说谎的学生常常会由于紧张而出现说话结巴、口干舌燥、脸红、心跳加速、不寻常的冒汗等生理变化,尤其是平常不太说谎的学生更是如此。有人还会以频频点头、鼓励对方多说话来掩饰自己的不安。
    
另外,说谎的学生也可能附带有抱胸、握拳、不愿与你正面相对等防卫性姿态,他们正想避免自己被套出话来。而且,他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手、脚隐藏起来,表情尽量保持镇定。他们喜欢坐在桌椅等隐蔽物后面以寻求安全感、隐蔽感。
    
警察审讯犯人时,喜欢让嫌疑犯坐在只有一张椅子,没有任何遮蔽物的房间、再配以强烈的灯光照射,就是要减低有利撒谎的环境条件。教师若非常想马上获悉真情,识破学生的谎言,可以邀学生到操场、校园等地方谈话,不给学生有任何建立心理防线的机会,再逐渐套出学生的"身体真心话"来加以即时的分析综合,最后确定与学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2、心怀抵触时的体态语

    由于学生对教师心怀抵触的强度不同,因而此类体态语亦有程度的不同,但它们的讯号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斜眼瞥视一般是学生对教师表示怀疑、疑问和不信任态度的表现,有些戴眼镜的学生此时还喜欢从眼镜上方窥视,好像要把对方的一言一行""得更清楚一些。有些学生还可能用食指触摸或轻轻地擦鼻子,这种动作与因鼻子发痒或表示反对、否定的意思而用力擦揉鼻子不同,它显得装腔作势,有时还很优雅,并伴随着身体动来动去等姿态。还有些学生碍于当着教师的面不敢明显地表达不满或厌烦的感受,会用脚来回踢地面,好像要把不称心的事情踢去。
    
如果学生把身体稍微移开、略以侧身对看教师,头部不倾斜反而伸直、背脊挺立,双手交叉在胸前,还有些胆子较大的学生不时望望天花板,看看手表,甚至把眼神直盯着房门时,说明学生对你的抵触情绪已较为严重。如果教师未能敏感地捕捉和重视这些信号,继续自顾自地责备、刺激学生,这些学生的抵触情绪就会进一步发展。
    
如果学生头略往后低、鼻孔有朝天的趋势,呼吸急促,或下意识地把握紧的拳头插在口袋中,交叉藏在手臂和腋下或放在背后,甚至有些胆大的学生双手叉腰,或双臂分开,双手抓住桌边,表现出一种敢与权威挑战的姿态时,聪明的教师就应该保持理智,采取紧急的沟通策略调整,以免出现困窘的场面,否则,一场正面的冲突也许不可避免。

    3、认真思考时的体态语

    师生当面沟通时是否有效率的重要前提是教师发出的信息能否引起学生的认真思考,因此,判断学生是否在真正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手撑着脸颊是一种表现出沉思、兴趣和注意力的典型姿态。如果学生在和你谈话时用一只手或双手撑着头部、身体向前倾靠、有时还稍稍眨眨眼睛,这说明他对你所说的内容很感兴趣,并且双方的想法正在趋向一致。
    
但有时学生会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把住下颚,然后食指伸到面颊上,其他手指都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离远对方一点,这说明他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某种批判性的评估态度,或者是有某种想法正与你相反。
    
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子后,用手抓抚下巴,通常是用大拇指和食指,这种姿态在全世界都认为是表达很好,让我考虑考虑的意思。年龄较大的学生在做决定时很多人也会采用这种姿态。伴随这种姿态的脸部表情往往是吊眼斜看,好像是要从远处看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如果学生在思考时伴有吸吮大拇指,年龄稍大一些的有撕咬指甲、咬钢笔或铅笔的行为,说明他们心中正处在焦虑、内心冲突之中,他们此时最需要的是寻求一种信心。如果教师这时能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和保证,他们就会较快地作出正确的决定。

    4、表现接受、合作时的体态语

    “沟必求通,师生沟通的目的和理想状况应该是双方从互相理解到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当然接下去的合作是以贯彻教师一方的意图为主,因此,在师生沟通过程中,教师要一直观察对方的体态语,随时捕捉他能否合作的信号,不断调整自身的言行,特别要注意对方已有积极合作意愿时被自己画蛇添足式的言行又加以破坏。
    
如果对方当时是采取坐姿,那么坐姿改变、全身重量都移向椅子前端,再配上充满希冀的眼神,明显指向于教师的肢体语言,则无疑是一种热切愿意合作的信号。
    
手放在脸颊边,这个姿势代表的意义很多,从表示无聊到评估对方都有可能,但如果评估之后他对你有好感,这种姿势也可以被看作是表示某种程度合作的姿态。一些调查表明,如果一次会议上有10个人坐在椅子上,都翘着腿,其中有5个人手摸着面颊,随常结果都是那些手挨着面颊的比较愿意与会议的组织者合作。
    
挨近教师,这也是一种接受、准备合作的表示。师生谈话时,当学生对话题有兴趣、并越来越热衷时,他们的身体会不知不觉地靠近教师、而且说话的声调也跟着提高。
    
有人还观察到,在坐着交谈时如果你的说服材料已利用殆尽、而对方仍然没有任何明确的口头表示的时候,你可看看对方是否有以下小动作:
    
第一,手腕很放松,没有握拳。
    
第二,手掌张开,放在桌上。
    
第三,拿开桌上的障碍物。
    
第四,用手托着下巴。
    
如果有以上的手部动作,即表示对方已在心里有肯定的意思,再进一步沟通就能洽谈怎样合作了。

    教师在透视学生的体态语时还必须注意:
    1
、不能只观察一些个别的体态语,必须要注意口头语言与体态语的一致性以及个别体态语与整个体态语的不矛盾性。
    2
、体态语所表达的意义可因地、因人、因时、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还有一些纯粹是个人的习惯,所以必须仔细区分清楚。
    3
、由于师生关系中双方角色的固定性,学生的体态语中一些强度较高的消极动作一般不敢明显地表露出来,而更多地倾向于掩饰、伪装自己。因此,教师的心应该比一般人更细,观察力应比一般人更敏锐,敏感度应比一般人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