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首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工作的具体开展越来越步履艰难。2002年我市推行新课程改革,为德育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各科新教材普遍以体现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生理、心理发展,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崭新面貌出现,这为学校德育工作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提供了有力保证,也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德育工作更能体现课内、课外两手抓的特点。作为全员育人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应在课堂上。
一、挖掘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资源
教学包含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三个方面,这三个因素尽管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中介的关系,但他们都能成为教育教学资源。
首先要研究教材。没有教材介入的教学是不可思议的,而以本为本的教学更是扼杀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教材是教师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包括教科书、视听教材等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我国每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大都囿于从量上去考虑改革策略,认为“厚本变薄本”可以收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效果,甚至把减轻书包重量等同于减轻学业负担。然而书包重未必意味着学业负担重,素材丰富、有血有肉的教材远比成人化、教条式的枯燥呆板的教材有更强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新教材中可用于德育教育的素材很多,关键是要用好,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后才能活起来,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在说教,要用身边的事例去教育感化他们。初一《历史与社会》“认识家庭”这部分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开,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家庭情况来认识家庭的生育、抚养、赡养功能、生产与消费功能、教育功能等等,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家人、家庭的情感。
其次要研究学生。社会的急剧变化使青少年游离于家庭和社区之间。面对这些情况,“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才显得更好。新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轨迹,作为教师必须要学点心理学,研究、了解了学生心理发展就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切入点,使学生愿意听你讲、接受你。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而我们的教育若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那必然是失败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书本知识设定现实的情境,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这样,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学生的人格才会真正得到陶冶。
第三要挖掘自我资源。我觉得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资源,是一种身教的资源。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学科与学生生活实际融合的能力,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素材。这种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而其教育作用则是巨大、深远的。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自身资源,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声有色。
二、创设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情境
情境教育认为:过去的教学过于理性,都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有时甚至需要在强制状态下进行的。而运用图画、表演等艺术直观或运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会激起学生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这种不显露目的、用创设的情境、优化情境的间接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教育目的,这就是氛围的作用。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美国一些小学的教室是有门无窗封闭式的,而其教育却是开放式的。教室里多媒体计算机、打印机、电视、投影等一应俱全,且每个教室里有许多不同形状的书架,四周墙上井然有序地布置着一周所要学习的知识。我觉得很有感触,这是让每一面墙、每一扇窗都成为教育的道具,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现今的青少年教育中,教师、家长们非常关注、对青少年影响非常大的网吧问题,我们的说教可谓不少,但收效不是很大,我觉得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些环境,如板报、学习园地等,让学生们置身其中;上课时可结合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课等组织同学们自编自演小品《我与网吧》,演了以后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来评,让他们自己评判其中的是非,进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远离网吧。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为创设的教育情境、活动情境都是渗透教育者意图的,而富有教育内涵、富有美感、充满智慧的教育空间,其感染性、教育性极强,置身其中的教师也会感受到这种教育力量,从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情境—教师—学生”三者间的良性推进、多向折射的心理场。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没有额外的负担,不需要外界力量的强制,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同时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还会得到增强。教师应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创设这种教育空间。如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上课时教师创设的情景是让学生们把自己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编成小品,整个教学内容围绕小品展开。这样一种教育空间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在切身感受中学到了知识,而教师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判断是非能力,同时也进行了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思想教育。因此,师生共同活动应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三、捕捉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时机
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是“教教材”,一点都不脱离教材,更没有延伸。一方面学生听了感觉索然寡味,另一方面抹杀了许多可用于教育的机会。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就不难发现可用于教育的机会有很多,有些是备课时未准备而在上课时突发的。如语文课文《秋魂》中分析“秋实”要经历风吹雨打、光射日晒才能有丰硕的成果,由此让学生谈感想,学生很自然地就谈到了人的一生要经历坎坷磨难,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培养他们互相关心、帮助的情感。如书法课教师谈到写字如果一笔写歪了这个字就写坏了,教师则可进一步引伸到做人也必须要“正”,等等。有时学生已能联系到生活实际,而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加以提升,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德育教育并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必拿着备好的教案。它应该渗透在每时每刻每处。在我们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偶然事件,解决的过程就是感化的过程,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也是教师智慧的展示和提高。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手脑双挥”,“教学做合一”思想,教育学生从小既动手又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21世纪的新型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