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史相通”,诗歌既是历史镜子,也是文学瑰宝。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不仅可以充实历史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诗歌 历史 审美 激情
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诗人们认为:“诗乃有韵之离骚”,“诗者,言之所从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人们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诗歌成了时代的风雨表,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等的反映,诗歌中蕴藏着一座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宝库。
而且,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重格律,适合歌咏,情感表达充沛、强烈,有着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正如英国学者古德诺所言,“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诗歌不仅是是历史的镜子,而且是文学的瑰宝,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洗炼、历史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篇作。
因此,让诗歌走进历史课堂,在历史教学中,挑选一些典型而适用的诗歌,加以引用,既可以强化历史史实的具体性,帮助学生开展想象,再造过去的历史表象,还可以有力地加强历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以诗证史。
中国古代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史诗”之作俯拾皆是。这些诗歌能生动、鲜明地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例如《诗经·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威权,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准确地反映了奴隶制高度发展的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度——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周朝的一切土地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周王将其分赐给诸侯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同时周王还占有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因素的劳动者——奴隶本身,并把他们大量地赏赐给诸侯臣属。
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则形象地反映了唐朝前期,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致使唐开元年间(712—741年),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地主阶级财富迅速积累,唐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不理朝政,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白居易的《长恨歌》将此事具体化:“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些诗句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唐玄宗前后两个时期的统治,揭露了导致安史之乱的根源,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惨场景。若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燥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又如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将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左,不思恢复北方广大失地和中原故都的丑恶面貌揭露得淋漓尽致。
再如“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论。”(屈大均《读陈胜传》)这首诗不但概括了秦末农民起义中,陈胜被征戍边,鱼腹丹书,夜半狐叫等主要史实,并盛赞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除功第一”的历史功绩。充分表现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舞是诗兮诗是史”(谢觉哉《再看东方红》)诗歌是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史诗”,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 以诗激情
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比重相当大,教师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些思想性很强的文艺作品,无疑将有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如讲到战国文化时,用《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来突出反映屈原爱国爱民的思想和情操。宋代岳飞《满江红》中“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元代文天祥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南宋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句。
又如讲述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可借助毛泽东同志的词《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泊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走过的艰难险阻,同时又把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的优秀诗句,比比皆是。
例如,“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措,朝瞻尔庭有县貊兮?”连用反问,回旋重叠,反复吟咏,怎能不激起学生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强烈的憎恶和愤怒呢?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以激越、热烈的笔触讴歌了农民起义战士昂扬的斗争风貌和扭转乾坤的英雄气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而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诗歌反映了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反抗外族统治者的压迫和侵略,前赴后继、艰苦探索、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行为和献身精神。如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鲁迅的“灵台无计逃神矢”,“我以我血荐轩辕”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柳亚子的《吊鉴湖秋女士》、章炳麟的《狱中赠邹容》等。一首首气贯长虹的革命诗篇令人回肠荡气、豪情飞扬。
事实和实践说明,用诗歌进行思想教育远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些“史诗”,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效方法。
三、 以诗解疑。
诗歌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如果我们能够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这样一些“史诗”,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历史知识中的难点、疑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被害,很多同学会觉得不可理解,把杀岳飞的一切罪过都归于秦桧。而明代画家、诗人文征明的《满江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仅用93个字就真实、犀利、一针见血地说破岳飞风波亭冤案的事实真相,矛头直指宋高宗赵构,上半阕指出宋高宗赵构对岳飞先倚重、后残杀的事实。下半阕则分析,赵构为什么非要将已经取得节节胜利,直逼金军后退,不日即可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岳飞,在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把他从前线召回。“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这句话切中要害。一语中的,让人震悚,实是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
又如“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首义和团揭帖,反映了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的农民阶级自发组织起来,“除教灭洋”的爱国壮举。气势磅礴、慷慨激昂,一方面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藐视敌人,敢于同其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义和团盲目排外、愚昧落后的局限性,理解了这场运动必然失败的重要原因。
再如讲述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时,不妨引用唐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胡曾的《汴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李敬芳的《汴河直进船》:“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让学生来分析讨论,哪一首诗最为客观公正?哪一首诗有失公允?通过这些诗歌,能让学生对京杭运河的作用有全面而正确的了解。京杭运河是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诗歌是“诗化”的历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的,配合教材的重点部分,
引入诗歌。对于充实历史课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诗歌语言精炼,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宽他们知识面,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将会给学生很好的感染、陶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巩固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