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师生冲突中公平途径的尝试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革,传统德育中师生文化的冲突愈益明显。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师生冲突日益凸显,那么,减少、消除师生冲突,路在何方?本文以实际德育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揭示运用公平途径不但能减少、消除师生冲突,还能满足师生共同成长,相得益彰。
关键词:教育者 受教育者 传统德育 现代德育 公平途径
 
   “这不公平!”听上去学生的声音异样的激烈,看上去又满脸的愤愤不平。而教师也铁青着脸,却又一脸的无奈······办公室内,师生之间一场冲突已陷入僵局。但从学生的呐喊声中不难听出冲突的原因:学生认为老师对他不公平。
这样的事例在教育过程中实在屡见不鲜。学生的呐喊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革,当今学生文化的主流强烈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师生教育关系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而非简单的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已是昨日黄花,教育者传统意义上的绝对权威角色已再难掌声响起。因此,教育者如果不及时革故鼎新,只能重蹈楚人刻舟求剑之覆辙。显然,这是一个新的德育时代的要求,现代德育呼唤公平。
一、现代德育呼唤公平
    1、传统德育已经偏离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的轨道。
对受教育者而言,传统德育中一方面过分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外在行为的约束和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它又忽视了更为根本的东西,即教育者忽视了对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教育者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践行的引导。前者,容易形成师生的矛盾、对抗乃至冲突;后者,恰恰正是受教育者成长真正需要的内在动力。
对教育者而言,传统德育一方面过分重视教育者对班级纪律、学校制度的约束等社会性功能,另一方面又忽视教育者作为个体的品德发展、智能发展和个体怡情悦性的个人性功能,过分强调教育者是社会的代言人,忽视教育者也是不同文化的协调者。前者,同样容易形成师生的矛盾、对抗乃至冲突;而后者恰恰又是教育者成长真正需要的内在动力。
鉴于此,开篇师生冲突的事例,正好反映了上述两方面的冲突。师生冲突的存在,必然有损德育工作的效果,有损师生在德育过程中共同的、真正的成长。而任由冲突不断发生,则会彻底破坏师生间的正常沟通,以致德育工作难以为继,后果非常严重。
2、公平途径对现代德育的意义。
一方面师生关系和谐程度、亲密程度越高,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越深,学生越容易放弃与教师对立的立场,教师也就越能转变学生的态度;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和谐程度、亲密程度越高,教师越容易从中感受获得师生友谊的快乐,加速作为教育者的品德、智能的发展。而师生和谐亲密的基础条件就是公平。教育重在师生间的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解决矛盾、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公平。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他们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放弃与老师的对立冲突的立场,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看待,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建立深厚师生情感,给学生充分的安全感和信赖感。
笔者在多年的德育工作中发现:教师利用公平途径能强化师生情感,获得学生信赖,减少、消除师生冲突,既能推动学生自觉践行道德,提升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又能满足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个人的品德、智能的发展和怡情悦性,既能师生双赢,更能使师生相得益彰。
二、如何实施公平途径
实施公平途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教育者,使教育者能充满人文情怀,能充分尊重学生,能充分考虑和重视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师生友谊,才会师生关系和谐、亲密,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一手抓学生,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去考虑问题,和考虑自己一样去考虑别人的需要。唤醒学生尊重教师、尊重他人的意识,逐步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
对于一些常有对抗性行为的学生,尤其要实施公平途径的德育方式,才能缓和、化解师生间的对抗、冲突。
笔者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以自己的经历谈谈利用公平途径来解决师生间冲突的典型案例。
晓林初二了,抄作业习惯屡教不改,直至父母的打骂和我的雷霆震怒也无济于事,师生关系紧张,冲突日益升级。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下,我尝试性地运用公平途径竟然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奇功效。
我把公平途径分成三大阶段:认识阶段、签约阶段和评价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阶段,即师生相互了解对方,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师生情感。这一阶段的核心在于使师生的想法互为对方明了,做到真诚,无保留。这是实现公平途径的前提条件,大体分成五个步骤。
1、讲明师生进行讨论的目的。要让学生知道讨论的目的在于是否能找到师生都认为公平的解决冲突的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讨论中来的热情。
师(我):晓林,关于你常抄作业的行为,我和你父母很不满意,我想和你坐下谈谈。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我们都认为公平的解决方法。好吗?
生(晓林):好的。我想可以试一试。
2、描述教师觉察到的问题。讨论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但先得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应主动提出来,否则就缺乏针对性,讨论就成为无的放矢。教师描述是要客观、公正,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师(我):晓林,你总是抄作业,不肯积极承担学习责任,真让我痛心,就因为这,你的成绩总上不去,似乎还在滑坡,这种态势让我很担忧。
3、征求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法。教师一定要真诚地表现出非常想知道学生对此问题的看法,表现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与关爱,来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师(我):好了,我已经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了,现在我很想知道你对这一问题的想法。
生(晓林):老师,事实上我主要是喜欢踢足球,才抄作业的。其实我也觉得这样下去很危险。不过多数作业我会做,你不用太担心,我一定会改的。
4、解释学生的观点。教师要用诚恳的语气解释学生的观点,表明教师是很重视他的观点,这就潜在地要求学生也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观点,为下一步骤奠定了基础。
师(我):好的。我重复一下你的观点,看我是否已经明白你的想法。你认为一般的作业你是能够独立完成的,而且你会改掉抄作业的坏习惯的,所以让我不必担心。
生(晓林):是的。
师(我):这样的话,我真是太高兴了。
5、让学生也解释一下教师的观点。教师的观点让学生来解释,无疑就是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看待师生的冲突。当学生能正确地解释教师观点时,自然为实现公平途径沟通了师生的情感。
师(我):晓林,你能给我说说你所理解的我对这一问题的想法吗?
生(晓林):好的,老师。您认为我常抄作业,不负责任,导致知识得不到锻炼巩固,能力得不到提高,成绩滑坡,希望我不再抄作业,对自己的学习负起应有的责任。
师(我):是啊,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生(晓林):谢谢你,老师。其实我才真的应该这样想。
第二阶段:签约阶段,解决具体问题的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步骤
1、师生共同商议。针对学生特点,师生列出认为可以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不仅对学生作出要求,而且也要给教师提出要求。这样做旨在体现公平,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当然,方案要体现出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师(我):好吧。我想我们了解了彼此的想法,让我们来订一个“君子协定”,列出我们认为公平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生(晓林):当然好。
我们开始协商方案:
①晓林每天都应独立完成作业,不再抄作业。
②晓林每周六、日才痛快地踢足球,免得荒废学业。
③晓林如再抄作业,取消本周六、日的踢足球。
④晓林如再抄作业,就应该郑重其事地向老师道歉。
⑤老师不要因为晓林抄作业火冒三丈,大喊大叫。
⑥老师如果因为晓林抄作业火冒三丈,大喊大叫,就必须向晓林道歉
等等······
商议完毕后,形成正式书面合约,准备签约。既然是公平,协议的达成通常会讨论再讨论。协议的内容固然重要,但重点既在于师生双方是否公平地看待对方,也在于师生是否投入了感情,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即教师的行为有没有激发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是否觉得公平不仅是对自己的公平,更应该对别人对大家都公平。
2、师生签定协议。签约仪式应尽可能“小题大做”,教师务必要表明严肃、认真的态度,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道德情感,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紧迫感。
师(我):晓林,协议写成了,而且我们都认为是公平的。我建议双方都在协议上签字,以表明我们对此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好吗?
生(晓林):真的要搞签字这种正规的仪式吗?
师(我):是的,这样做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假如我们今后就这些已经达成的协议的问题出现任何分歧,我们就能以此为参考和警戒。
第三阶段:评价阶段。这一阶段是推进、深化阶段。
师生定期对照约定互相考核,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以便时时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为履行诺言而不断努力。
1、组织一次讨论的时间,检测执行协议成效如何?
师(我):我想定一个时间,我们检测一下我们执行所定协议的成效。你认为什么时间比较合适?
生(晓林):一周后,每过一周我们讨论,您看怎么样?
师(我):好,就这么定了。
2、一周后安排一次讨论来评价我们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很多类似的尝试因没有重视这一步,最后只落得“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结局。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得失,并与学生共勉。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实施公平途径,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也要公平地对待教师。
师(我):晓林你认为你执行协议效果如何?
生(晓林):非常好!一周中我只抄了一次作业。
师(我):我很欣赏你的表现,但协议要不要履行?周六、周日的踢足球要不要取消?
生(晓林):当然要!毕竟我还是抄了一次作业。如果不取消,对你就不公平了。老师,非常对不起,我向你道歉。
师(我):晓林,你真不错。你已学会公平对待别人了。哎,我想知道这一星期你认为我表现如何?
生(晓林):很好,整个星期,即使我又抄作业,你也没有冲我发牢骚和叫喊,只是提醒我不要毁了公平的协议。
我们都高兴地笑了。我们的神情已能相通,我们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
一周后,晓林没有抄作业,再以后也没有抄作业。成绩也稳步上升,师生间再也没有任何冲突。
以上公平途径,不仅能使冲突的师生关系冰雪消融,更能给学生提供必不可少的道德实践,让学生从教师的公平途径中学会如何解决与教师的冲突,使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层面。
公平途径最终的意义,在于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过程中,实践了公平地对待教师,也学会了公平地对待他人;教师在与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实践了公平地对待学生,赢得了师生友谊,发展了自身的德育品德和智能;新课程所要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