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学生问题的几种有效模式
一、三种教师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沟通讯息
1、 解决式讯息
是指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来调整其行为:作为一个学生他(她)“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可以”怎么做。教师通过这样的讯息向向学生传递如何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期望学生接受。
解决式讯息种类
解决式讯息可以分为五种 |
2、 贬抑式讯息
这种讯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贬低学生的人格。
贬抑式讯息种类
贬抑式讯息包括: |
3、 迂回式讯息
包括逗趣、戏弄等语意。例如:“我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觉得我在教一个猴子班”,“你的脚发出的声音比你的嘴中读书的声音还要好听一些”。教师在使用迂回式讯息的时候,是希望学生听懂这些话中的言外之音,也明白不能对学生采用解决式讯息和贬抑式讯息,因为它们有许多不良的后果。但是,学生经常会不了解这些言外之音,有时候即使明白,也会认为“教师太做作了”而失去了对教师的信任。
以上的三种讯息,在教师解决问题时常常会产生不良的沟通效应。
二、“我向讯息”的表达
如果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这样的讯息叫“我向讯息”。“我向讯息”是将责任置于问题的归属者──教师的内心。“我向讯息”比“你向信息”更能够有效地面对学生。
“我向讯息”的一些沟通效应
1、具有促使学生由衷愿意改变行为高度可能性。 |
教师如何来向学生表达“我向讯息”呢?它包括以下三个沟通内容的表达。
1、应该能够使学生听出对教师造成的问题是什么
案例
如果学生用不着去猜测而直接知道教师为什么会“面对”他,则这种讯息比较有效。教师对学生的不可接受的行为,用非责备、非判断的口吻来叙述,这样的语言表达应该以“我……”这样的语言开头,例如“当我发现地上满是碎纸片时,……”,“当我看到课桌椅被同学乱推的时……”,“当我带的班级被同年级的平行班认为是一个没有好纪律的班级时……”。这样的语言叙述,是在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所造成的这些行为有什么感受,它只是单纯在向学生描述一个教师感受的事实,而不加评估和价值判断。而“你向信息”中包括评估和评断。例如,“我无法忍受这些调皮的学生……”这句话中,就有评估的成分,属于“你向信息”的表达;“你们的行为让我觉得……”这句话却只是在描述学生的行为带给教师的感受,它的出发点仅仅是描述,没有对学生本人进行价值评估,属于“我向讯息”的表达方式。因此,判断表达方式的属于何种方式,有一个标准,既看这句话是否是以判断开头。有时,即使一句话中是以“我”字开头,但其中包含了判断、评估的成分,也是伪装的“你向信息”。 |
2、 要表达该特殊行为给教师的真实或具体的影响
案例
“当你不把门锁上的时候(非判断的叙述),我的东西常失窃(实质的影响)……。”“当你们把纸屑乱丢的时候(非判断的叙述),我不得不化很多时间来整理(实质的影响)……。”教师之所以要表述这些实质或具体的影响,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或将来的行为可能会给教师制造问题,他便愿意改变行为。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被看成是一个“坏学生”,也都乐意让老师喜欢。然而学生往往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地影响了别人。他们一心只图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做却会影响别人,给别人制造了问题。当教师一旦把学生行为的后果告诉学生,学生的通常反应是:“哦,我很抱歉,我没有想到……”诸如此类的反应。 |
3、叙述出教师因受这些实质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感受
案例
“当你把脚搁在过道上的时候(行为的叙述),我往往被拌倒(实质的影响),我真耽心自己跌倒而受伤(感受)。”在这句话中,教师说出了这种行为的后果(被拌倒),而这种后果(对教师的实质影响)引起了“耽心”的感受。这种表述的所传达的是教师耽心受伤的原因不是学生的“脚”,而是在于“跌倒”。 |
三、“我向讯息”和积极聆听交替的使用
“我向讯息”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沟通时减少防卫心理,但是,教师在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反映,注意把“我向讯息”和积极聆听交替使用,帮助学生在不断产生被接纳和被了解的前提下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案例
下面是一段教师交替使用“我向讯息”和积极聆听的对话: 老师:周洪,你的迟到为我制造了问题。每当你迟到,我不管在做什么都得停下来,这使我分心,我很伤脑筋。 |
四、发送“我向讯息”时的原则──准确地表达内心感受
案例
夏老师在一所小学的运动场上巡视。一个学生在扔小石子,险些扔中他的头。他的“基本反应的“惊骇”,接着他奔过操场而“愤怒”,喊出了恫吓性的“你向信息”,如“当我在这里的时候,不准你扔石子!”他发怒的目的是要惩罚扔石子的人或让他有犯罪感(为了他把老师吓昏了头),他也可能是为了吓唬这个学生以后不要再扔石头。他希望给学生一个难忘的教训。 因此,愤怒是一种从属的情绪感受,在情绪的感受之前,还应该有一个主要的感受。比如下面的这些例子── 学生为了悬挂陈列品而险些摔出窗外。教师的基本感受是恐惧,随之发怒了:“你给我下来!你太不小心了。” 学生去郊外远足,不小心迷路了,教师的基本感受是焦虑。找到学生后发怒了:“以后绝对不准离开队伍!你不懂得遵守规矩吗?”3、学生学不懂数学,老师的基本感受是灰心,他愤怒地说:“你连试都不愿意试,这么容易的题目连三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做的!”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愤怒都是从属的一种情绪,是因为另外基本的感受而引起的情绪。教师光是向学生表达这种从属情绪,只是在向学生发泄情绪,却无助于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向学生表达其基本的感受而不是从属的感受。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基本感受后,能够从得到尊重和平等的立场上来与教师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