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等待三天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3日]

等待三天

——浅析初中生如何应对挫折

昆山市正仪中学    吴小兰

摘要初中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中的特殊群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不少学生经历了小学时的光辉灿烂,很难适应初中阶段的不尽人意。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不如意,他们有彷徨有退缩有恐惧……如果没有正确的应对方式,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反应,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挫折教育”不容忽视。本文从多方面来分析初中生如何应对生活中各种挫折,以供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  挫折  应对  自我监控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女作家到美国去访问,在纽约街头碰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穿着很破旧,看上去身体非常虚弱,但是脸上却露出了祥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束花后说:“看起来,你很高兴。”老太太说:“为什么不呢?一切都这么美好。”女作家随口又说了一句:“对烦恼,你倒真能想得开。”老太太的回答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老太太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什么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的。”

平凡的老人,不平凡的心。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豁达。“等待三天,”多么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一种生活方式,他把烦恼和痛苦抛下,全力去收获快乐。生活中,需要“等待三天”的事情非常多。据调查,在我国每年约有150万人自杀,尤其是青少年自杀比率呈上升趋势。他们往往是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极大的无能力,最终选择了这种最极端的方式,引人深思,令人扼腕叹息。每当看到此类报道时,我就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傻呢,为什么就不能像纽约街头的那位老太太一样等待三天呢?

要学会“等待三天”,严冬过去就是春天,“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任何一种挫折、不幸和困难,只要“等待三天,一切就会恢复正常的”。所以挫折来了,请不要惧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那么,初中生该如何等待三天,以应对生活中不期而至的各种挫折呢?

一、正确认识自己,建立合理目标

首先要接受和喜欢自己,不管那个自己有多丑,个子有多矮,身材有多胖,成绩有多么不理想,“我就是我,我是这个世界的唯一,我没有理由不喜欢自己!……”其次是要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要因为一点点瑕疵而将自己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的放任自己的缺点任其无限制的膨胀,而不加改正。“我无所不能”的人常常是一无所能,“我什么也不行”的人是自己在打败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想办法改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参照标准;要比自信,比勇气,比前进的方向……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惟其如此,才能在所在班级找到真正的归属感,成为班级的主人。

不要老是用“理想的我”来贬损“真实的我”,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眼中的我”。初中生只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会感觉自己没那么差,而可能是自己状态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面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感和挫折感。你只要将做不好的事,反复多做几次,你就会慢慢熟悉,事情能完成得很好,多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自我,不苛求自己,也不被别人的意见或想法而左右;既不好高骛远,也不鼠目寸光。只有这样才能在付出行动之后达到既定目标,并向新的目标启航。

二、正确看待挫折,不要惧怕挫折

人生的航船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道路通常是坎坷不平的,如何面对随着成长而来的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时时要面对的。挫折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获得经验与信心。巴尔扎克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初中生必须明白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以及它存在的辩证性,挫折降临就是世界末日了吗?肯定不是!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萨克雷)困难与挫折往往无法避免,但对待困难挫折的心态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态度。生命的长河中尽管会有一些挫折,但它永远奔流向前,人应该要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对生活充满信心,而不应该被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吓倒。

三、 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功经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很难成就大的事业。学生时代是富于幻想的时代,在他们头脑中往往存有远大理想,这并不会一下实现,得一步一步努力接近自己所定目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小事情来发生地频率更高,通过做小事情,就有了许许多多锻炼的机会,而且还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大事情却不经常发生,积累的功效就很小。学习到的东西肯定太少了,这样是成不了大事的。在很多时候,耐心且妥善地处理好一件又一件的小事更能检验一个人的能力。所以小事情是很值得我们去做的。初中生应该设立符合自己实际的计划,采取“小步走”原则,循序渐进地完成。在获得一点进步时,及时予以肯定和恰当表扬,以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从而恢复自信。

四、掌握知识资本,培养自信心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知识储备的多少成绩的好坏在初中阶段是老师衡量一个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选择的机会就越多,甚至有可能产生“马太效应”,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作为学生应该树立这么一种理念: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获得需要艰苦的努力和勤奋的付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机遇永远是留给有备而来的人,惟其如此,才能将挫折率降至最低。往往学习上成功的人最能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自信心自然不会差。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挫折感也会绕道而行了。

五、 变消极为积极,保持乐观情绪

情绪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的增力作用和消极情绪的减力作用都是比较明显的。而初中由于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其情绪体验丰富强烈且波动较大,冲动性强因此往往出现情绪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因此,保持健康情绪对增强挫折承受能力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情绪,养成开朗、豁达、情绪稳定、爱自己也爱别人、自信、乐现、有主见等等优良品格。

当初中生挫折心理已经产生,并表现出非理智心理调整时,学生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自我鼓励。遭受挫折后,要敢于面对它,把挫折当作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关注今天和明天,而不只是留意昨天。(2)转移,升华。将不良情绪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这时,要适当安排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走出户外去呼吸大自然那新鲜的空气。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可以使挫折感转移方向,扩大思路,使内心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如办事不成、作业做不出来,可以离开休息一下,散散步、聊聊天,与人争吵时,不如转移注意力,听听歌、看看电视,冷静下来后,站在对方的立场想想,也许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3)合理宣泄。当遭受挫折后向家长、朋友、同学、老师倾吐,以解除心理紧张,消除心中的积郁。把目前自己最为烦恼的事情一一写在纸上,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写出来了,也就不觉得那么难过了。(4)寻求代偿。一个努力的目标受挫时可以用另一个可能的目标进行替代补偿。如这次考不好,下次补偿。(5)对比疗伤。每天看新闻的时候,地震、海啸、矿难、车祸、癌症……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非洲有多少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西部山区的孩子物质条件又是多么的匮乏……当看到这些的时候,你还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那个人吗?

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自我监控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自我监控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是一种人格特质。

初中生面对挫折,要直面最坏的情况。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会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问你自己,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第二步:接受这个最坏情况。第三步: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面对挫折,勇敢迎接,心里默想:“大不了……”,“即使那样,我还可以……”,能让你清醒冷静,继而心生妙策。接受它、包容它。“想开点”这三个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是个人胸襟的扩展,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冷静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承受挫折,冷静下来后,你可以给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1)你的烦恼是什么?(2)你能怎么办?(3)你要做的是什么?(4)什么时候去做?你还可以这样问:(1)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2)问题的起因何在?(3)有哪些解决的办法?(4)你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要善于正确认识前进的目标,并在前进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则须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著名剧作家曹禺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三次报考北京医学院都名落孙山,随后他转向搞戏剧,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另外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其实,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能够有效地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挫折逆境中做出的。

每个人对任何不幸与痛苦都要在心中划定一个下限,过期就让它作废。初中生面对挫折,如果能等待三天,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很多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想每个人只要在逆境中始终坚定“等待三天”的信仰,时刻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哪怕结局是不尽人意的,也将是一种无憾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3.

[2] 姚俊.挫折教育——一个新的德育课题[J].教育科学.2005.2.

[3] 周咏梅.论语文课中的挫折教育[J].语文学刊.2007.7.

[4] 陈选华. 挫折教育引论[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5]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