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首页 > 详细信息
初中语文作业改革之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摘要:传统的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作业的改革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初中语文作业为例,作业改革实施策略要在充分认识素质教育作业六大功能的基础上,作业内容落实四个“走向”,即走向自由民主,走向开放,走向协同合作,走向自我探究与建构;作业评价坚持做到“四化”,即评价原则的科学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系统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从而有效促成新课程尽快生成平衡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作业改革   新课改 功能 内容 评价
 
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被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典型代表就是“题海”战术,作业内容封闭僵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方法、手段、技术相对单一,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蜕变成了“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这种作业观忽视了作业过程是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理想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作业的改革也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必须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深刻改革,站在反传统的立场,寻求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一、作业职能的改革策略:明确六大功能
传统意义上学生作业有这样两种功能:一是学生通过作业,可以提高自己对知识的巩固识记、理解运用、融会贯通;二是教师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仔细梳理,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生的作业应该且必须具备有六大功能,即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矫正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沟通师生之间心灵、培养兴趣和坚定信心。可见,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业价值观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探索、知识的不断运用、能力的不断互动中,不断碰撞中成长。
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要让作业成为学生价值追求、愿望达成的活动体验、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作业的认知功能和附属功能,遵循适宜性、迁移性、层级性、互动性、激励性、个性化、实践性的原则。要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真实体验到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让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成长的自觉需要。
二、作业内容的改革策略——落实四个“走向”
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面临中考的压力,作业内容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消钝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压抑了个性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适量、精典、梯度、创新的原则。既让学困生有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又能让优秀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从而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来讲,初中语文作业在内容应该坚持四个走向。
1、从集中专制走向自由民主
实践证明,“一刀切”的专制式作业布置往往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兴趣、技能是有差异的,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有选择性完成作业任务。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作业的乐趣。
拿常规型作业布置为例。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题目要少而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数量少且比较好的练习题,让学生能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习,逐渐积累。(2)形式新颖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的练习目标。如在年终期末复习时,自编了一套语文练习卷,取名为“新年大礼包”;在6月份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送去“冰淇淋”和“夏日浪花”。(3)注重“试卷”文化。在自编的练习卷中,在空白处不失时机地插入一些名言警句、鼓励性的语言、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这样做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节心态,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产生学习的激情。
2、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单一的学科知识巩固和封闭型作业的范式,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了。多元开放型的作业以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带着师生强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才应成为学生作业的主要内容。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开放的同时,也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初中语文作业将更多地转向师生共同生发的作业,也就意味着作业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生成性是并行不悖的。
以比较型作业布置为例。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布置开放型作业,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能力等的有效途径。
3、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素质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不断开放性,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理念之一。
过去的作业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性操作,学生是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作业的。合作性作业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要学生懂得合作才能生存,合作才能发展,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如社会调查类的作业不仅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甚至需要得到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员的合作。为了完成这一类作业,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大家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学会了合作。
4、由机械重复走向主体探究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作业必将运用现代教学论、课程论及其它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多样化地重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搜集、发现、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优选并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将在学生的语文作业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学生能力、方法、情感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寻求作业的创新,由机械重复走向主体探究,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要通过设计探究查询性作业,引导学生以教材知识、课堂学习为起点,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调查访谈。要通过社会实践性作业,验证和实践学习所得或新发现。这样的作业可以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三、作业评价的改革策略——坚持做到“四化”
作业的评价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原有的作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评价功能失调,评价重心仍过分关注活动结果(如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工作业绩、学校升学率等),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单调等等。素质教育背景下,作业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的为出发点,它强调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因此,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作业改革坚持做到“四化”。
1、评价的原则科学化
要坚持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应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定性,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评价不仅是对上一次作业的总结,更是对下次作业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要坚持全面性原则。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各个方面为评价对象。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是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要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教学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教师批改要以激励为主。教师可充分利用作业在师生之间传阅的机会,借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作业给予简洁的评语进行勉励,如用“你的字迹真的认真!”“你的小楷真的很漂亮!”学生成绩进步了,可用“你最近成绩进步真快,老师真为你高兴!”“成绩进步明显,希望你继续保持!”“你真了不起!”等。要让学生感觉到师生间交流的不仅是作业,更是情感和信任。
学生互相批改要以欣赏为主。 “全收半改”不仅增强同学之间的语文交流,也可提高学生的作业参与性。还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完成组员的作业评改。学生之间的相互批改要以欣赏为主,不能仅是为了“挑刺”“找茬”。当然,作业的评价,也可以让家长或社区人员来参与,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教师始终是策划的主体,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放开的,哪些必须又自己操作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调整教学策略。
(三)、评价的方法系统化
作业评价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传统的“只见分数不见人”及“非对即错”式的评价将成为过去。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将提倡多元评价(如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集体评价等)的相互结合,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四)、评价的过程动态化
作业的评改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在新课程中,传统的仅凭一支笔坐在办公桌前批改的单一方式面对多样化的作业趋势将感到无能为力,而更多的将是参与学生作业过程或间接的参与学生作业过程,进行辅导式评改。将来评改作业不再仅仅是教师,而是包括教师、学生、家庭、社区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共同体,共同参与学生作业辅导及评改,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业的呈现方式及评改方式也将数字化。师生间尽管时空分离,但网络技术将使他们将评改变成讨论、交流的对话过程。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教师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快乐,为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作业将变成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当然,这种延伸不是机械的重复与叠加,而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人生的生活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而言,则是学生对教学的深化过程(而非简单强化)。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